炒股杠杆app 通力股份IPO:苦等17个月未获批文,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大幅放缓!巨额分红9.89亿接近募资总额,又执着补流2亿元合理性何在?

发布日期:2025-04-24 21:13    点击次数:197

炒股杠杆app 通力股份IPO:苦等17个月未获批文,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大幅放缓!巨额分红9.89亿接近募资总额,又执着补流2亿元合理性何在?

以时间换空间炒股杠杆app, 通力股份最终能拿到批文吗?

本文为慧炬财经原创

作者 | 萧风

微信公众号 | huijufinance

在同宇新材最新于4月14日更新完2024年财务数据并获准了提交注册后,深交所上市注册环节中仅剩的三家企业至此全部完成了最新一期财务数据更新。

这其中,云汉芯城虽然在3月14日就早早进入了注册关,但39天过去了依然未能拿到批文,而其营收最近两年持续下滑,成长性明显不足,就引发了外界关于其是否符合创业板成长性定位的质疑。

更值得关注的是,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力股份)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已长达17个月零16天的时间却依然未能拿到批文。

公开信息显示,通力股份是在2023年3月2日在华泰联合证券的保荐下向深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25个月有余的时间过去了,通力股份仍在苦苦等待证监会的一纸注册批文。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0年1月26日的ODM平台型企业,通力股份主要从事声学产品和智能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及销售。

按照通力股份的上市计划,其欲通过此次深交所上市发行不超过100,000,000股以募集10.15亿资金投向"智能产品的精密制造技术改造升级项目"、"总部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电声产品的产能扩充项目"等四大项目,其中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追溯来看,早在2022年1月21日,通力股份就与辅导机构华泰联合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随后在2022年9月16日,通力股份成功向证监会递交了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

随着2023年2月17日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2023年3月2日通力股份又平移至深交所申报。

在递表28天后深交所就对其发出了审核问询,值得关注的是,通力股份仅经历了一轮审核问询和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且仅用了3个月零28天的时间,就获得深交所上市委"无条件"给出了"符合上市条件"的表决。

不仅如此,在过会后,通力股份还仅用了3个月零9天的时间就获准了提交注册,其前期审核速度不可谓不快,不过随后迎接通力股份的便是长达533天的等待迄今为止还未拿到批文。

事实上,通力股份拿文卡壳如此之久,一方面固然与监管层控制发行节奏从严审核相关,但更主要的是其此前存在的清仓式分红情形严重拖延了IPO的进程,而其在提交注册后的2023年营收增速还出现了下滑且扣非净利润增速大幅放缓,这都形成了对通力股份IPO审核推进的阻碍。

不过,从通力股份招股书注册稿更新了四版依然在坚持的现实来看,其选择了以时间换空间,显然其对上市的成功还是抱有莫大希望的,不过在2019年至2021年间累计分红高达9.89亿元,几乎与此次IPO募集资金10.15亿元持平,这一现象就引发了外界对通力股份是否存在通过分红将资金转移到境外,以完成体外资金循环的高度质疑,令其拿批文的变数倍增。

此外,在2025年3月31日的招股书注册稿第四版中,募资额度未见任何调整,补流计划依然为2亿元,在此前大手笔分红被质疑IPO募资补流的圈钱后,此番又陷入了不缺钱过度融资的质疑。

实际来看,通力股份的资金十分充裕。截止2024年末,其货币资金高达18.79亿元,并且既无短期借款,同时还没有长期借款,并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至2024年分别达到了3.84亿元、14.66亿元、9.16亿元。另外截止2024年末,还有26.47亿元的应收账款。如果能切实做好回款,其资金面将更加充裕,在此情况下还要募资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完全没有必要,本身又不缺钱,其执意上市的目的与动机令人怀疑。

图片

大手笔分红9.89亿与募资额接近

遭质疑是否存在体外资金循环

不得不说的是,通力股份在2022年之前发生的突击清仓式分红的情形,或是造成其迟迟未能拿到批文的最关键因素。

图片

事实是,在2023年之前的几个报告期内,通力股份属于典型的"清仓式"分红。

数据显示,在2020年至2022年的报告期内,通力股份现金分红分别为12,340.10万元、57,553.25万元、0元,共计6.99亿元;同期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6,958.83万元、26,037.16万元、41,718.96万元,总计8.47亿元,三年现金分红占同期扣非净利润总和比例为82.50%。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4年9月26日的招股书注册稿中,对于2021年分红,通力股份给出了最新的解释——2021年现金分红中3,553.25万元系越南通力被收购前对其控股股东的分红,系模拟统计口径,并非公司直接分红。

慧炬财经注意到,通力股份2021年当年现金分红高达5.76亿元,而其同期扣非净利润仅2.6亿元,现金分红占同期扣非净利润比例高达221.04%,而即使去除其上述解释的3553.25万元,现金分红占同期扣非净利润比例依然高达207.40%,也是难逃"左手巨额分红,右手圈钱补流"的质疑。

而若以2019年至2021年为报告期来看,2019年、2020年、2021年,通力股份现金分红分别为2.9亿元、1.23亿元、5.76亿元,合计9.89亿元,而当期对应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831.51万元、16,958.83万元、26,037.16万元,总计5.08亿元,三年现金分红占同期扣非净利润总和比例为194.57%。

显然按照深交所的最新规定,通力股份先大手笔分红再募资补流的行为,会被纳入发行上市负面清单进行重点核查。

在2024年4月12日,深交所给出了突击"清仓式"分红的认定标准——对于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80%的;或者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50%且累计分红金额超过3亿元,同时募集资金中补流和还贷合计比例高于20%的,将不允许其发行上市。

彼时的通力股份无疑是符合上述突击"清仓式"分红的认定标准,按照监管层最新规定其是不准发行上市的。

随着2023年财务数据的正式出炉,以2021年至2023年这三年为报告期计算的话,现金分红分别为5.76亿元、0元、0元,合计5.76亿元,而当期对应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6,037.16万元、41,718.96万元、48,231.92万元,总计11.60亿元,三年现金分红占同期扣非净利润总和比例为49.62%。

通力股份此番IPO注册得以继续推进,也正是巧用了2021年至2023年这三年报告期,以2021年至2023年为报告期计算,其累计分红金额总额占同期净利润的比例仅为49.62%已不足50%,同时累计分红总额虽然超过3亿元,但募资补流金额占比19.70%已低于20%的监管红线。

而在最新的2022年至2024年报告期内,通力股份并未进行现金分红,由此,其在此前报告期内存在的"清仓式"分红问题最终得以解决,成功规避了监管新规的限制。

犹记得,在2024年年初的2024年3月6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上任后首次公开露面表示"证监会要严把入口,企业IPO上市绝对不能以圈钱为目的",到了3月15日,证监会又发布了《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其中明确表示,要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

而纵观通力股份历次招股书版本,均鲜明烙印上了一手大手笔分红,一手募资补流的印记。

据深交所官网审核信息显示,通力股份招股说明书共有八版,发布时间分别为2023年3月2日、3月21日、5月11日、7月21日、11月6日,2024年9月26日和9月27日、2025年3月31日,前五版时间均在2023年,防止"圈钱"上市新政还未公布。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2024年9月26日最新发布的第六版也就是招股书注册稿第二版,在管理层明确表示严禁IPO"圈钱"的情况下,其并没有跟进响应监管部门的要求,募投项目未做任何修改,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依然为2亿元。

在招股书中,对于补流,通力股份给出的解释是——"补充流动资金将改变公司过去主要依靠自身积累获得发展所需资金的局面,降低财务费用,改善公司财务结构",其要表达的含义不言而喻。

此外,通力股份在2019年至2021年间累计分红高达9.89亿元,几乎与本次IPO募集资金10.15亿元持平,这一现象引发了外界对通力股份是否存在体外资金循环的质疑。

而通力股份主要股东为境外公司,如通力电子(香港)、通力国际(BVI)等。公司在报告期内多次向这些境外股东支付大额分红,特别是2022年8月,公司一次性向控股股东通力电子(香港)支付分红款5.4亿元,这些巨额分红流向境外,引发了市场对其资金流向的怀疑。

虽然通力股份最终以时间换空间,在2022年至2024年的报告期内不存在现金分红使得其成功避免了清仓式分红+补流的舆论质疑炒股杠杆app,但其在货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仍然要募资2亿元进行补流,还是难逃上市圈钱的质疑。



 




Powered by 港股配资开户_按月配资开户_10倍配资开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